核心提示:10月31日,我校第59屆田徑運動會在東運動場召開。我校師生在賽場上上奮力拼搏,揮灑汗水,盡情展現體育健兒的英姿,留下了無數精彩瞬間。
南湖新聞網訊(學通社記者 楊悅)10月31日,我校第59屆田徑運動會在東運動場召開。漠漠輕寒,微雨撲面,然而陰雨天氣并未減損我校師生備賽、參賽熱情,他們在賽場上奮力拼搏,揮灑汗水,盡情展現體育健兒的英姿,留下了無數精彩瞬間。
教男100米預賽中老師們奮力奔跑 (通訊員 劉靜漪 攝)
50×15迎面接力運動員接棒瞬間(學通社記者 郎一陽 攝)
4×100老師接力交接棒瞬間(學通社記者 郎一陽 攝)
4×100米運動員交接棒瞬間(學通社記者 張紫雯 攝)
男子100米起跑(學通社記者 楊宇軒 攝)
男子100米決賽沖刺瞬間(學通社記者 侯稼彤 攝)
女子800米起跑瞬間(學通社記者 劉博文 攝)
奮力奔跑(學通社記者 楊宇軒 攝)
迎面接力中生科院同學為同伴加油吶喊(學通社記者 梁鈺琪 攝)
工學院為正在比賽同學加油吶喊(學通社記者 何鑫 攝)
奮力一拋(學通社記者 劉博文 攝)
越過沙坑(學通社記者 汪梓言 攝)
落地瞬間(學通社記者 梁鈺琪 攝)
運動會中廣播員播報比賽信息(學通社記者 梁鈺琪 攝)
運動會開幕式前廣播員準備稿件(學通社記者 梁鈺琪 攝)
熊若愚同學在參加三級跳并打破校運會紀錄(學通社記者 何鑫 攝)
李梓豪準備拋出實心球(學通社記者 謝焱 攝)
敢拼敢闖,賽出氣場
百米賽道上,健兒們迸發前進,展露青春的力量;沙坑前,少年們踏空騰起,落地時能將沙土鑿開;跳高桿前的奮然一躍,矯若飛燕,勇攀高峰;沉甸甸的實心球握在手中,只為拋出最美的弧線;三千米的女兒,五千米的男兒,一圈又一圈,汗灑操場,為的不只是榮譽,還有獻給堅持的掌聲;接力的隊友,即使相隔數米,依舊心心相通······同學們以“敢”字為口號,奮戰操場,再創輝煌。
來自園藝林學學院的熊若愚連創佳績,在上午的三級跳遠項目和下午的男子立定跳遠項目中分別以15.09米和7.20米的成績成功打破校記錄,在摘得兩枚金牌的同時,成為了同學們口中的“體育神將”。而來自食品科學技術學院的李梓豪則以18.82米的佳績打破校運動會男子實心球項目紀錄。
除了學生項目,在短跑、接力、實心球、飛鏢等各式各樣的項目中還能看見老師們的身影。他們身姿矯健,不讓少年,努力賽出他們的水平和力量。
公共管理學院師生在參加同舟共濟項目(學通社記者 何鑫 攝)
師生融合同舟共濟決賽(學通社記者 常釗 攝)
師生融合同舟共濟比賽現場(學通社記者 盧逸軒 攝)
校黨委書記高翅為“同舟共濟”獲獎隊伍頒獎(學通社記者 劉博文 攝)
師生攜手,“同舟共濟”
在“同舟共濟”的賽場上,各學院師生一起跨坐在充氣毛毛蟲上,四條賽道,四種色彩,四條心,只待一聲令下,齊步向前?!耙欢?,一二,一二……”運動員們有力的口號聲響徹操場,團隊的力量匿于前進的腳步中。校黨委書記高翅身著運動服在旁觀看,并給獲獎團隊頒獎 。
公共管理學院的團隊在比賽中斬獲金牌。管科2004班的劉勝同學在本次比賽中收獲頗多,他說道:“參加這種師生合作的項目,能增進與老師同學的交流,也算是我大學生活中濃墨重彩的一筆了?!苯洕芾韺W院的楊志海老師介紹說,老師和同學們主要利用課間時間進行訓練,相互磨合。這次經管學院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楊老師喜不自勝,”這是我們學院精神的一種體現?!彼吲d地說道。
資環學院師生“大河之舞”比賽(學通社記者 周丹丹 攝)
輕松躍起(學通社記者 喻靜一 攝)
“大河之舞”,舞出團結
“大河之舞”項目則是一場師生共參跳大繩的運動。兩頭牽繩,大幅擺出,“頭兵”上陣,瞄準時機,矯捷的身軀迅風般鉆到繩下,隨繩子的律動步步躍起。隨后,身著院服的其余隊員一一加入,齊齊躍起,眾人齊心,大繩翻舞,如浩浩奔涌的長江,展現著生命的力量。
“大河之舞這個活動主要考驗大家的團結意識,而師生合作的模式對于我們來說也很新奇?!眳⑴c其中的同學如是說。像“同舟共濟”和“大河之舞”這樣師生同樂的比賽項目在我校師生中取得了不錯的反響,大家紛紛表示這是愉悅身心,增進團結的好法子。
本屆運動會中,華農師生同樂,用一次次力量的迸發書寫生命的活力,展現出我校沉淀百年的體育精神。